永康 浙川產業園,拓寬奔富路 |
“因地制宜植入文化業態,以商養廁打造高標準旅游公廁,把自然環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,我得把永康的經驗帶回去?!苯?,在永康市前倉鎮大陳村看完文旅融合的舜耕巷和“第五空間”公廁,四川理縣文體旅局副局長鄧鵬有感而發。 為深化東西部協作發展,日前,四川阿壩州理縣、遂寧市船山區的30余名黨員干部來到浙江,進企業、走市場、看鄉村,推動產業互補、人員互動、技術互學、觀念互通。永康、東陽、船山是理縣的對口幫扶伙伴,近年來,各方合作開展了不同層次、不同形式的對接活動,對口支援之路越走越寬,在強化基礎建設和產業扶持、強化經貿合作與交流、強化造血功能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多項合作,助推理縣順利脫貧摘帽。 貧困縣的帽子摘掉了,協作發展的路子還在拓寬。去年5月,永康、東陽和船山、理縣簽訂全域合作框架協議,基于理縣土地指標等政策優勢,船山擁有區位交通優勢和項目承載能力,永康和東陽擁有企業資源富集的產業優勢,在船山建立“川浙飛地產業園”,架起全域合作的橋梁,在助力理縣奔小康的同時,實現各方合作共贏。 落地一年多來,產業園已招引7家企業,包括電子信息、機械裝備、現代農業產業園,投資額達83億元。 |
我要分享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